preloader

本次讨论的是《内在生命》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以下内容为高骞老师在读书会过程中所分享内容的整理。

本章节进入到了成人的世界。在阅读此章节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思考何谓成人与成熟。思考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能够在生活以及工作中,从经验当中不断地学习。是否能够不断从学习的经验中实现自我的成长,并且能够视“长大”是一个终其一生的过程。章节中引用比昂的一句话引出何谓成熟,他指出:“不应该轻易地假设盒子上的标识适切地描述了盒子里的内容物”。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外在看似成熟,其内在或许也隐藏了其早期婴孩时期的特征,而外在的成熟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伪装”。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对于成熟的定义,弗洛伊德以之描述为工作与爱的能力,克莱因将成熟定义为一个人可以更多的处于“抑郁心理位置”状态。比昂则认为成熟是人格能够持续的发展,他也将自己身为精神分析师的岁月,视为一个如何学习成为精神分析师的过程,他关心的是如何帮助个体能够持续努力去从知道何谓真实到成为真实。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往往也做着同样的工作。可以说,从头脑中的“知道”到从情感和体会中的“经验到”,两者是非常不同的。

当我们讨论成人和成熟的概念时,作为评估依据的是心智状态,而非发展阶段。如同之前章节中提及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往往也是用心智状态而不是用发展状态来描述。成熟与未成熟之间的不同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个人承受强烈情绪的能力,以及在发现具有思考和反思能力的外在与内在人物并和其建立关系后,能对精神痛楚思考与反思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情况是,个体采用各种策略以避免去经验会引起痛苦的事情,以回避与防御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策略和其他的方法比起来,似乎令人兴奋并且难以抗拒。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比较容易从“什么是不成熟”来界定“成熟”,很难找到一个方法来表达愤怒与喜悦、行动与思想、热烈与平静之间对立的复杂性,而这些复杂性是要全然投入经验之中所需能力的基础。此章节同时引用了比昂的《在经验中学习》一书中的思考,注重在经验中学习的过程。智慧似乎与生活和感受是更有关联,而不是知识的获得。重点不在于相信自己已经超越了婴孩期的冲动和渴望,而是知道并且了解那些尚未发展的自我方面,并且能觉察到这些方面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它们的破坏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关注点并不是一味的满足于超越,而是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投身于现实生活,可以对未来有更多的探索,并且从经验中学习。 不管是婴儿期、潜伏期,青少年期或者成人期,心智状态总是在彼此之间不断地转换和摆荡。在克莱因学派的理论中,也强调了一个人的心智是在偏执分裂心位和抑郁心位之中不断地摆荡。由此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的心智并不会稳固的停在一个位置上,因为外在与内在的刺激或是冲击,心智状况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情境而发生改变,例如呈现出退行的状态。在成人期,所有的这些不同的发展脉络仍然是存在的,虽然有些可能被隐藏起来,其他的脉络则成为人格的主要部分,甚至被用来描述“某人就是这样”。克莱因也描述了所谓的“成人世界”是如何地被婴儿状态所渗透着。问题不在于如何去除那些婴儿状态,而是如何在人格当中加以调整,以降低它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潜在破坏力。在临床中,可以观察到一些来访者来到咨询中的愿望,便是把心理咨询师当成是一个外科大夫,希望自己人格中一些不好的、糟糕的,不喜欢的部分,通过“咨询”和咨询师的“手术刀”将那些不喜欢的部分进行去除。然则在咨询工作中,需要的便是去面对这个不真实的期待,慢慢地接受自己内在婴儿阶段中的状态,以及与这些状态产生“碰撞”,从而越来越能够去看见和承认这些感受,成长才会由此发生。而内在原始的破坏力,才由此得以转化和控制,这便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重要过程。

在成人状态不可或缺的是,能够辨识和整合自我的其他部分,而不会过度影响精神平衡的能力;能够整合各个方面,而不是通过去除它们,并将之投射到别处去否认它们。也就是当我们区分成熟与婴儿状态时,可以看到婴儿状态中的分裂,即将“好的”留在自己内部,把“坏的”部分放到了别人的身上。在咨询工作的情境中,也就是将坏的部分投射到咨询师身上,而咨询师则需要承接和容纳,并且还能够“存活”下来,接受来访者在幻想与现实层面的攻击,同时还能够和来访者一起去讨论和消化,来访者可以渐渐的理解和意识到,这些攻击与被攻击,其实都是他内在的不同的部分,咨询便能够进行整合性的工作。如克莱因所说:“我们倾向于将我们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归诸于他人,明显地,这个投射是友善或是敌意的,将取决于平衡程度或者是被迫害的程度”。很多时候,一个人会把“坏的”部分投射出去。而一些时候,一个人也会把“好的”部分投射出去,而当把“好的”部分投射出去之后,还可以进行内摄,个体就得以成长。而当一个人把“好的”部分投射出去而没有办法进行内摄时,这时的自己便成为了那个“坏的”个体,他也同时陷入到感觉自己是糟糕的体验和处境,成长便会遇到阻碍。

正如每个早先阶段一样,成人期也具有该阶段的特征,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要参与工作、社区和整个社会所组成的外在世界,承担起迄今少有机会尝试的责任感与自由。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将“身份”错认为“认同”。章节中描述了阶级、状态和身份的区别,我们可以加以思考,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否当一个人有了社会的阶级和外在的地位就如同有了身份,或许不然。一些时候,一个人的阶级和社会地位实则会对这个人的人格部分形成冲击和影响,而身份认同是重要的成熟评估指标。也就是说,个体是否为了适应的社会文化,因此失去了身份。又或是个体借由清晰的身份认同,从而可以更灵活的调整自己去适应外在的环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在小孩子身上也可以看到类似混乱的认同,一种表现是当他们在进入团体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既害怕又渴望的摇摆。一方面团体给个体带来归属感,同时个体也会害怕因为进入团体而失去自我,导致无法进入团体,也因此没有办法完成身份认同的形成。章节中通过凯萝的一则简洁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小女孩尝试“长大”的愿望。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凯萝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产生认同,例如投射性认同、粘着式认同。了解到一个孩子并不能通过外在的改变而变得成熟,而需要像如同祖母所说的“试着等待”,需要经验,而非“装扮”。提及“装扮”,也可以引出温尼科特“虚假的自体”的概念。

克莱因将成熟界定为:越来越能留在“抑郁心理位置”中,也就是婴孩结构退让给更宽容与整合的心智态度。婴孩状态主要是个体在面临强烈的内在能量冲突时,被寻求保护以免精神崩溃的强烈需求所驱动。而“抑郁心理位置”,便是一种真正地去体验他人如同“他人”的能力,并且认识到“他人”是具有独立需求与不同选择的个体。也就是个体可以把他人看作是独立的个人,而非自己想象和投射的样子,并且面对哀悼所带来的痛苦与愧疚,可以发展出去关心曾经导致焦虑的贪婪与无理的要求而对他人所造成的破坏。(如同第十章节中赛门的案例)。

分享人:高骞

整理人:方琳